Powered By Blogger

2008年11月13日星期四

小议武功的发展

关于武功的发展,之前似乎已有公论:年代越近,武功越低。理由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武功秘籍都失传了。持此说法者还用金庸小说中很多人物来佐证。窃以为,武功秘籍似乎不能决定整个武功发展的大趋势,而且仅仅以金庸小说中的人物为参考似乎有失偏颇,要综合考虑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而且要纵观整个封建社会来进行分析。 我的观点是,武功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倒U型,以唐宋为最高峰。这条倒U型的曲线起点是统一的秦王朝,随后逐渐升高至唐宋达最高峰再逐渐下降,至封建社会终结止。 而在这条曲线的起点之前,应该还是有一个高峰的。传说时代中的黄帝驾指南车,持轩辕剑,于迷雾中大战蚩尤,可见武功之高,但这毕竟只是传说,掺杂了很多后人崇拜与想象的成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疑似金庸小说第一高手的“越女”出现了。从这里,要引出武功发展的第一条决定性因素,战乱。众所周之,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中国一直处于不断的战乱之中,直至唐朝才能维持三百年的统治,战乱出英雄,不安定的社会生活容易使更多的人转而习武,从而出现更多的武功高手。而唐代以后,历朝历代的统治时间都很长了(只有元朝很短,不计)。所以这是唐宋作为武功顶峰的第一个证据。 其次,文化教育。秦朝焚书坑儒,东汉的党锢事件,让学子寒心,转而习武的应该增多,因此曲线开始上升,但至隋朝出现了科举制度,唐宋进一步完善,唐太宗曾经得意的感叹天下英才尽被他收入囊中,科举的完善使读书致仕成为青年人首选,因此唐宋以后,曲线开始下降。到了清朝,科举制度最为完备,分为文科、武科、制科、翻译科,奖拔寒庶,学子们发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自然不会去习武了。 第三,武器、炸药的发展。正如有了计算器,人们就不用珠算了一样,武器炸药成了武功的替代品,有了这些便捷、简单、廉价的替代品,人们何苦去辛苦习武呢?唐朝天佑年间出现了火药箭、发机飞火等燃烧性兵器,宋代有了专门生产火药的部门。自南宋中期以后,火药兵器在武器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元明出现了铜铁铸造的大炮。这些对于武学发展无疑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唐宋成为武功的最高峰至此也更为明显。南宋抗金的郭靖,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张三丰,都是武功史上排的上号的人物。 第四,社会控制。宋代以高度中央集权而知名,此后历朝历代都注意加强中央集权,明朝出现了厂卫等特务机构,对上至官员下至民间进行严密监控,习武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自然会受到遏制。 第五,社会经济。土地制度方面,北魏至唐代沿袭的均田制,以及与此配套的租庸调赋税制度,将农民与土地结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是到了唐朝后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失地农民增多,转而习武在情理之中,这也是造成唐宋武功高强的原因。同时,明朝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洋务运动催生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无地农民可以在作坊、工厂中谋生,不必冒险习武。 第六,医药。武侠小说中的至尊高手们对于习医用药似乎也颇为擅长,如黄药师、洪安通等,那么我们可以假设医药水平的发展和武功水平成正比。回顾一下历史,东汉时期张仲景著《伤寒论》、《金匮要略》,记载了300多个处方,列举了汤剂、丸剂、散剂等10多种炮制方法,开创了后世制药学先河;东汉后期,神医华佗,制麻沸散,创五禽戏,精通外科手术;隋唐之际,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到了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已经算是集成式的作品了。而李时珍以后,似乎也没听说出现了什么神医,大家都靠着之前的医术大部头吃饭了。由此可推断,原创医药的最高峰应该也在唐宋之际,成为了很多武功高手的利器。不过,毒药的发展却对武功有反作用,和武器炸药的原理一样,蓝凤凰、何铁手等武功均不入流。 最后要比较一下唐宋,显然宋朝的武功要远高于唐朝,但纵观上述所论,很多社会制度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是以唐朝为转折点的。唐朝开始取得较高地位的佛教,为宋朝少林寺武功兴盛奠定了基础,因此将唐朝与宋朝并列。值得一提的是,唐朝虽然没有宋朝那么多的至尊高手,但也有一些闪耀着特别的光彩,如诗仙李白曾经仗剑周游,公孙大娘舞剑更是美妙绝伦,当然,这是艺术化了的武功,并非本文所论。 考研自习至于戏笔,逻辑混乱前后矛盾之处比比皆是,所列证据也尽选于己有利者,众看官莫怪~~~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