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08年10月3日星期五

最近写的3篇书评

1、《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
正如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说的,中国融入世界是一个双向流动的过程。中国走向世界,也意味着世界走向中国。当中国人远渡重洋,以惊奇的双眼观察世界的同时,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也漂洋过海、源源不断的来到中国,他们用以异域人的眼光打量着这块陌生的国土以及生活在这里的芸芸众生,并以文字的形式留下了形形色色的观感、研究和评论。而这些文字对于我们了解自己均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的作者John Macgowan是一位1860年来华,自此在中国生活了50多年的传教士,精通汉学,与中国各个阶层的人民都有过很深的交往。本书是他的关于中国文化的诸多著作中的代表作。我是在中华书局06年推出的“西方的中国形象”丛书中读到这本书的。 读书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用自己的头脑、他人的瞳孔来看中国历史,感受中国文化。这本书的时代背景是清末民初,现在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已和那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一些关于中华民族性格的内容依然可在现实生活中觅得痕迹。看这本书,似乎看到了时光匆匆流过,社会变革的巨大浪潮汹涌着迅速的改变了社会面貌。自己甚至遗憾不是当年的遗老遗少,没能亲身体验或猛烈、或温柔的社会变迁过程。
下面将这本书的基本篇目一一列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土地与土地法则、帝国统治之道、中国的军事制度、文人阶层、中国的经典著作、学校与教师、祖先崇拜、风水、神的代言人、城隍庙、山林寺院、刑法、私刑、医生与行医、金钱与放债、戏曲与演员、中国城市随笔、中国人的水上生活、家庭与家庭生活、农民与农业、大路与小路、乞丐、面子、中国人的生活一瞥、中华新帝国。可以看到,书中几乎涉及了当时中国生活的方方面面。
既然是西方人看中国,就势必要带上西方文化的色彩。书中对事物的评判与看法无一不是西方文化浸染后的结果。不仅如此,因为当时英国在科技、政治、经济等方面已远远领先于中国,作者或多或少的会有些居高临下的姿态。说不上歧视,但至少偏见还是有的。作者笔下的中国人大多是是肮脏的、迷信的、不理性、缺乏逻辑、没有修养的,这一部分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中下阶层的确愚昧不开化、一部分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判断标准存在差异、一部分就是作者的偏见。
慢条斯理、注意细节、思路清晰是这本书的写作特点,我曾对同学笑称,这书一看就是个传教士写的。他试图保持自己传教士的同情心,于是每批判完中国的某以方面都要补充说,并非对中国人民怀有恶意,自己对他们的同情大于反感。但书中的反感情绪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一个在中国生活了50多年的传教士对中国的认识尚且如此,远隔重洋的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又该落后成什么样子呢?读这本书的时候是既羞且惭的。
抛开作者本人的偏见不看,这本书对于了解清末民初的风土人情、国计民生是很好的一面镜子。书的英文原名是《Men and Manners Of Modern China》,当然,modern是相对于作者所处时代而言的,是相对于刚刚被推翻的清政府、刚建立的民国政府人民而言的。以人为鉴、以史为鉴,是阅读这本书最好的态度。

2、《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先生一向倡导一种大历史观(macro history),在这本书中体现的十分明显。黄先生说,将时点向后推进两三百年,才能将当年的历史情形纳入大历史观的轨道。这样才能从容、整体、客观的对历史进行评价。
黄仁宇先生的历史书常成为畅销书,其实也难怪,就那这本《万历十五年》来说,并不是常见的历史书那样枯燥的按时间顺序罗列事件,而是采用为人物立传的方式展开叙述的。一共分为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戚继光——孤独的将领、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共七篇。我手中的这本是三联书店97年出的版本,后面有两篇附录和黄先生自己写的《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对理解这本书的思想有很大帮助。
恕我孤陋寡闻,在《万历十五年》之前,我竟不知道黄先生的大名。在朋友的推荐下读了这本书,顿时爱不释手,又找了一些相关书籍来读,比如《万历十五年》中多次提到的重要人物之一大太监冯保的传记,海瑞的传记,戚继光的野史等等,以期能够对万历朝乃至整个明朝的形势变化有更多的了解。在这些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黄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至少在我读到的明朝相关书籍中都被引用。不得不提的是,《海瑞传》中一个段落是《万历》里原封不动的文字,但作者是作为自己的观点出现的,并未标引用,这是十分不光采的,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这本书的影响力。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15年……全年并无大事可叙……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忽视的事件,表面上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因果关系,恰为历史的重点。”本书一开头这段话就决定了本书的写法。黄先生慢条斯理的叙述着这些小时,为一个个人物立起丰满的形象,当然,叙述中蕴含着黄先生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历史观。 马上要熄灯了,具体的观点在此就不赘述。只想提一句,在过去大陆的历史书中常见的意识形态影响此书中无踪迹可寻,也许与黄先生美籍身份、常年居住海外有关吧,这也是该书的最可贵之处。
3、王周生《关于性别的追问》
虽然作者一再声称自己不是一位女权主义者,这本书也不是传播女权主义思想,但我仍然嗅到了浓浓的女权主义气息。其实读完这本书后,我也不想用这个词来描述书中的思想,因为女权主义往往被歪曲理解成略带一些攻击性。尤其对于广大男性来说。 作者一直在追问,有了法律上的男女平等,事实上是否就能真正平等了呢?人们意识深处是怎样想的?在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下,即使经过了建国初“男女都一样”、“铁姑娘运动”等已经被现在人批判的狂潮,使得中国的男女平等似乎比西方发达国家更进步,但近几年来女性弱势地位的回潮却不容小觑。 谁来定义美女?女人竭力将自己按照男性期盼的那样打扮和修饰,满足了男人的欲望,烦过来,男人却又将失败和祸害归罪于这种符合标准的美女,谴责女人是祸水。
一个女人是什么?她是雌性的人,可这个解释就和没有解释一样,一个女人就是一个女人,她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才会变成女婢、陪酒女、二奶或妓女。脱离了这些社会关系,她就不是男人的附属品。就像金子本身并不是货币一样,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充当了一般等价物,金子才成为货币。
上海男人是小男人吗》?男人做家务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妇女解放的必然结果,不要担心妇女解放是不是骑到男人头上,妇女解放,其实解放的也是男人。男权社会是男人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当一个人被推到主力的地位时,就说明了他的责任和重负。而男女平等就会解放重压下的男人。
鲁迅先生充当过女权主义的斗士。可大家知道鲁迅的老家有一位结发妻子朱安默默的伺候鲁迅老母一声,“不论我如何待他好,总是没有用”。当鲁迅和许广平同居后,朱安也试图抗议过,但却被斥责为“不识大体”。这位老妇在无涯的等待中度过了终生。
说实话,读完这本书我很震撼,也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我日常生活中所习惯的一些东西被作者犀利的指出时,我不禁为自己的麻木而感到羞耻。比如传媒无止息的灌输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比如广告和电影电视里塑造的花瓶形象,翻开如今的妇女读物,满眼是时装、化妆、玩乐、保养,然后就是明星们的绯闻,闪烁的性知识,然后就是一些风花雪月的小男小女散文……真的没有一份读物是真正关注女性的精神世界,而在潜移默化中将女性定位浅薄化。
晚上和男朋友讨论这个问题,结果他忿忿不平的说女人的地位要比男人高,比如为何我们出去游玩都是他照顾我,为什么要给女性拉凳子,为什么一切要lady first,其实这个问题作者也已经分析过,在西方,妇女原来没有经济地位,始终处于弱者形象,因为大男人们为了表现自己同情弱者、怜香惜玉,一套绅士风度就此诞生了。正如上面提到的,男女平等真正实现的时候,男人的类似负担也会消失,这是全人类的解放。
同时,对于我国男女不平等思想的回潮作者深深警惕,我国建国初期妇女运动的成果不能就此丧失殆尽。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暴风骤雨的。而是通过传统的与新型的媒体,以温和的、润物细无声甚至令人甜蜜欢愉的方式潜移默化。这样才最可怕。
作者抽丝剥茧般将这些现象逐一分析,细腻但不失犀利的笔触引人入胜。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好书,书里没有生硬的训诫,没有无理的灌输,作者只是在静静的分析,尽量以理性来看待生活中的诸多现象,至于您是否认同,那就到书中去和作者一起探讨吧。

没有评论: